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组织应以党建为抓手,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3200威尼斯vip党委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针对高校二级党委共同面临的“发展孤岛效应”“党建业务两张皮难点”和“国家战略支撑不够”问题,持续聚焦党委、支部、党员三大主体,打造校际学科党委矩阵、校企合作支部矩阵、校地服务党员矩阵,探索二级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的工作模式和具体实施路径,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将党建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具体做法及创新点
(一)建圈强链,构建校际学科党委矩阵
党建是高校发展的“牵引绳”,学科是高校发展的“牛鼻子”。学院党委为破除校际交流合作壁垒,有效解决发展孤岛问题,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牵头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食品学科党建联盟,全国58家高校食品院系党组织齐聚江南,共同探索“党建+学科”育人新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作主旨报告。
学院党委作为联盟秘书长单位,2021年、2022年在无锡、成都分别举办两届“食品学科党建育人创新论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食品院系党委书记作主题发言,分享党建育人经验。相关经验成果整理形成5万余字的《全国食品院系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汇编》。在全国食品专业教指委指导下,学院党委以联盟为载体,组织开展全国食品学科“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收到38所高校的97篇案例,经遴选编写了全国首本食品类课程思政案例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思政案例指南》,并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学院党委通过联盟发起“将创新实践写在中国大地上”号召,举办“健康乡村食品科技全国行”活动,2021-2022年,全国食品学子利用寒暑假,组建食品博士科技服务团、食品安全宣讲团、儿童食育团等走进社区377次、校园63次,累计受益40000余人次。形成各校食品学子同心同向、多地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学互促的良好局面。
(二)筑牢堡垒,构建校企合作支部矩阵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院党委针对“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以“将支部建在重大科研方向上”为抓手,从2021年开始指导9个教工支部与国内1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共建,项目制、清单化地推动校企支部共建工作落实落细。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党支部确立“科研育人”的共建主题,通过举办“光明杯”乳品创意大赛实现了食品研发人才的联培共育。油脂与蛋白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与海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建,围绕健康油脂、新型专用油脂开发等国计民生重点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助力海融科技成功上市。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分析食品安全学研究所联合教工党支部与共建的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党支部在标准制订、技术监管、安全监测、市场监督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院以“董事单位年会”的召开为契机,举办“党建共建周年成果展”“校企协同育人专题论坛”“产教协同培养一流人才专题论坛”等,形成了校企间支部共学、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发展共促的党建新模式。
(三)先锋示范,构建校地服务党员矩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党员师生通过科教援疆、科技镇长团挂职等项目,助力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
学院连续十年选派党员教工挂职基层,目前已形成“人才链”“教育链”“科技链”三链融合的校地服务模式。在乡村振兴方面,学院党委在党员王立、常明的牵线搭桥下,与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内蒙兴安盟盟委共建了馕产业研究院和兴安盟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教工党支部书记姜启兴、党员刘元法为贵州从江设计整套百香果产品线,与上海瑞金医院共同为藏民研发营养酥油被《Beijing Review》报道。学生党员鲁晨辉、吕铃怡等前往云南保山、新疆昆玉等地开展支教活动。在健康中国方面,师生党员立足群众的科普需求,开启“属地社区”志愿服务合作模式,项目化开展党员科普服务活动。教工党支部书记翟齐啸带领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百场万人”食品安全宣讲活动。教工党员张毅与《扬子晚报》合作打造《食品科学实验室》短视频,被新华社、学习强国转载,总播放量近200万。
二、主要成效
(一)协同创新,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牵头成立的全国食品学科党建联盟已成为中国食品院系党建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学院党委书记傅莉莉受邀在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作经验分享,“党建引领学科”“学科支撑党建”双发展的理念成为全国食品高校党建工作的共识。两年来,学院党委高质量通过了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获国家级、省市级党建思政荣誉10余项。各联盟成员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17所高校党建工作经验被《中国食品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200余次。
(二)融合共建,点燃基层支部动力引擎
全院47个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已形成以业务为纽带的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格局和党建业务“双轮驱动”建设机制。支部自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研团队在“卡脖子”关键技术上的攻关优势。两年来,党支部先后获评省特色党支部1个、省首批样板党支部3个。与共建企业联合申报“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励等重大攻关项目4项,联合申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吸纳社会资源办学400余万。
(三)典型示范,引导党员投身国家重大战略
学院党委教育引导党员师生依托科教援疆援藏、科技镇长挂职、研究生支教等项目,投身“科技强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了“人才链”“科技链”“教育链”三链融合的校地服务模式。近两年,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党员师生40余人,涌现出“航天食品科研人”范大明、“从江乡村振兴创业者”刘昱衡、“青芽食育公益创始人”张志清、“全市首位干细胞捐赠博士生”张凯、“南国北疆志愿者”鲁晨辉等一批师生党员典型。
三、经验启示
(一)党建联建共建是深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态势的有效举措
党建引领需要发挥价值倡导和行动倡导作用、政治整合和资源整合作用、利益协调和组织协调作用。党建联建共建可以在方向确立、主观能动性激活、互动合作协同治理,党建业务关系处理等方面,开拓出更广阔、更具活力的实践空间,强化党建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党建联建共建是打破资源管理条块限制,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资源的有效探索
高校党建工作要打破体制机制、区域层级和内外边界等制约。应通过联建共建形成叠加效应、规模效应和聚合效应,盘活基层党建资源,为基层党组织增强功能提供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从传统式分兵作战走向大党建工作模式,发挥优势互补和集群效应,以更强的姿态引领高等教育实践。
(三)党建联建共建是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队伍优势的有效途径
党建联建共建要激发基层党支部的内在活力和党员的先锋作用。以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为主线,发挥党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引导党员在服务国家、服务产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建构、认同、强化党员身份,实现从“角色规定”到“角色自觉”的转变。
《中国食品报》(2023年05月12日04版)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674900531_498386